受新股申購上市、市場資金價格上漲因素影響,7月份票據貼現利率大幅上漲,進入8月份後,轉貼現利率呈現回落、企穩的跡象,國有、股份制銀行承兌票據的轉貼現利率維持在1.80%。左右,地方性銀行承兌票據的轉貼現利率維持在1.90%。左右。其中市場成員對於票據期限的要求顯得格外引人注目,對長期票據的需求可謂“寥寥無幾”,對短期票據卻“趨之若鶩”,而且短期票的轉貼現利率較長期票要低約1個BP。為何短期票據成為各家商業銀行搶奪的重點?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。
其一,上半年信貸投放過於猛烈,下半年各家商業銀行面臨信貸規模與信貸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。7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3559億元,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3509億元,而票據融資減少1982億元,信貸結構已經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,票據融資量大幅減少,中長期貸款成為主要的資金運用管道。
上半年的信貸投放過於猛烈,市場對於通貨膨脹預期的加強,下半年的信貸政策“明松暗緊”,各家商業銀行勢必要縮減信貸投放規模,短期票據的期限短,可以更輕鬆地騰出信貸額度,更有利於商業銀行對於信貸結構的調控。
其二,鑒於下半年各家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力度必將減弱,各家機構對於票據的需求量必將減少,今年第一季度各家機構瘋狂搶票的情形不會再現,市場成員普遍預測下半年轉貼現利率會呈現逐步走高的態勢。為了規避後市轉貼現利率走高而帶來的利率風險,大多數市場成員採取保守操作的策略,放棄收益率較高的長期票據,低利率買入短期票據。
其三,相比於長期資金的供給,市場上的短期資金更為寬裕,各家商業銀行將更多的資金應用於收益率更高的中長期貸款上,銀行間市場的資金供求更傾向於短期資金,短期資金的價格也更為便宜,匹配短期閒置資金的需求,短期票據成為一個不錯的投資管道。
筆者認為,只要未來轉貼現利率上漲的預期不減,短期票的“香芋”地位不會動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