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9月16日,當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時,管理層果斷地關閉了股市的融資大門。今年,當股市漲到2600點時,又啟動了IPO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,現在股市恢復融資功能只有1個多月,本周股市最低跌至2761點了,剛剛恢復的融資功能又面臨挑戰了,這個時間來得也太短了點。
增發再融資一出世就受致命打擊。以往的市場再融資從啟動到趴下往往需要一兩年的時間,在這個過程中要經歷啟動、市場追逐、市場冷落、最終趴下、市場修身養性、然後再啟動的過程。而此次剛啟動的再融資一開始就要趴下了,這是始料不及的。大家看看美的電器、新興鑄管、新安股份的K線圖,在增發前幾乎都拉高股價以期高價增發,增發的股份雖然發出去了,可等到上市全部套牢。有趣的是美的電器和新安股份申購資金進去,高比例的配售使申購者半倉套進。這樣的結局使日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。再融資之所以旗開得敗,市場下跌當然是一個原因,但最主要的還是融資者太急功近利,不給投資者一點盈利空間,那麼投資者就不陪融資者玩了,其結果融資者也玩不下去啦。
網下申購的機構,籌碼鎖定三個月後上市面臨套牢的威脅。現在除了幾個小盤股外,光大證券和中國建築離發行價已經不遠了,如果市場繼續調整,在未來的三個月中調整到1664點至3478點這根上升通道的中位線,即2570點左右,可以預料這兩個新股的網下申購部分上市之時,面臨現在增發上市那樣的窘境。別看中簽率只有千分之幾,到時逃命都來不及,50多倍市盈率的高價發行的弊端屆時暴露無疑,這一波打擊會波及到機構對網下申購行為的反思,三個月的“期權”風險太大了。
如果大盤再深幅調整。網上申購收益大大下降乃至最後套牢。新股上市正在經歷一個高開低走、中開低走、低開低走的過程,光大證券上市就是驗證了這個過程。光大證券開盤價並不高,但仍然向發行價靠近,在光大證券前上市的7個新股,炒作者已經處於困獸猶鬥狀態,輸得一塌糊塗。可以預料,接下來上市的新股,搖新股者的收益將大幅下降,這種退潮大勢所趨。如果上證指數跌回年線附近,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,這市場有太多人們無法預見的事,如果跌到此線,那網上申購差不多也就趴下了,屆時,股市的融資功能將全面遭到挑戰。
目前股市經歷了一番疾風暴雨式的大調整後需要修身養性,大盤可能在半年線至3000點整數關隘之間進行充分的整理,然後再選擇突破方向。在市場尋求新的平衡區間之時,觀察股市的融資功能乃是判斷未來市場走向的一個參照。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,當市場失去了融資功能,市場的大底也就到了。